中國股市昨天的行情跟中美互加關稅有關嗎?為什么?
是的,2025年4月7日中國股市的暴跌與中美互加關稅的政策直接相關,以下是具體原因分析:
---
**一、中美關稅升級觸發全球市場恐慌**
1. **政策背景**
- 美國于4月2日宣布對所有貿易伙伴征收“對等關稅”,其中對中國商品加征34%的稅率,對越南、印度等國的稅率最高達46%。
- 中國迅速反制,宣布自4月10日起對美國所有進口商品加征34%關稅,并加強稀土出口管制。這一政策對抗加劇了市場對全球供應鏈斷裂和經濟衰退的擔憂。
2. **市場反應**
- 全球股市集體暴跌:A股滬指單日跌幅達7.34%,深證成指跌9.66%,創業板指重挫12.5%,創歷史最大單日跌幅;港股恒生指數跌超13%,日經225指數跌7.83%,美股期貨盤前跌超5%。
- A股超2900只個股跌停,總市值單日蒸發7.6萬億元,科技、消費電子、新能源等出口依賴型板塊成為重災區。
---
**二、關稅沖突對市場的直接影響**
1. **出口產業鏈承壓**
- 中國出口占比較高的企業(如消費電子、紡織服裝)面臨訂單下滑和利潤壓縮風險,典型案例如歌爾股份等股價暴跌。
- 美國市場對中國商品的需求減少,疊加關稅成本轉嫁,導致企業盈利預期下調,引發投資者拋售。
2. **供應鏈中斷預期**
- 美國對中國商品的依賴短期內難以替代,而中國對美反制措施可能進一步推高進口原材料成本。例如,美國大豆關稅可能間接推高中國飼料價格,最終傳導至豬肉等民生商品。
3. **投資者情緒惡化**
- 全球貿易戰升級引發避險情緒,資金從風險資產(股票)轉向黃金、國債等避險資產。A股融資余額連續兩周回落,市場交投放量至1.6萬億元,顯示恐慌性拋售。
---
**三、政策對沖與市場修復預期**
1. **中央匯金緊急穩市**
- 中央匯金公司宣布增持ETF并承諾繼續維護市場穩定,尾盤部分寬基ETF成交激增,市場跌幅略有收窄。
2. **機構觀點分歧**
- **短期承壓**:多數機構認為關稅沖突帶來的不確定性將導致市場持續波動,出口鏈股票仍需回避。
- **中長期韌性**:中信證券、中金等機構指出,中國內需政策和國產替代(如半導體、稀土)可能成為修復動力,當前A股估值已處歷史低位,具備配置價值。
3. **政策儲備與產業升級**
- 中國通過擴大內需、稀土管制、新能源汽車補貼等政策緩沖沖擊,同時加速國產替代進程(如華為、比亞迪銷量逆勢增長),這些措施或為市場提供長期支撐。
---
**四、總結:關稅戰改寫市場邏輯**
此次股市暴跌是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的直接結果,市場通過劇烈波動定價了關稅沖突對全球供應鏈和經濟增長的沖擊。
盡管短期風險尚未出清,但政策對沖和產業升級可能為A股提供中長期修復動力。投資者需關注中美談判進展、國內穩增長政策及高股息、內需板塊的防御性機會。
全部評論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