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轉自:人民網
人民網記者 孫紅麗
踏青賞花、戶外徒步、餐飲購物、體驗民俗……為期3天的清明小長假正式收官,消費市場一片春意盎然。
出游數字“升溫”,呈現一派春意。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,4月4日至6日清明假期三天,預計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約7.9億人次,日均約2.64億人次,比2024年同期增長7.1%。
4月4日,游客在北京國家植物園賞花。新華社記者 李欣攝
清明假期,正值踏青賞花好時節。
北京踏青賞花全域聯動,古北水鎮“花神降臨”、朝陽公園“郁金香節”等花事活動點燃春日經濟;以“海上櫻緣,繁花似錦”為主題的上海櫻花節首次推出的夜賞櫻花活動,以“蝶戀櫻”故事為主線,光影與花香交織的夢幻場景為市民游客打造最浪漫的櫻花季;洛陽牡丹文化節線上開幕式全網觀看人次突破1000萬,其以“花YOUNG洛陽城”為主題,為游客帶來一場文化盛宴。
“趁著假期帶著家人來古都看牡丹,各種文體演出活動很豐富,還品嘗到了當地特色美食,大人小孩玩得都很開心。”來自山東的游客劉先生說。
購物與美食依然是清明節小長假熱門關鍵詞。
清明假期,“北京消費季”主題活動創新消費場景,有效釋放春日消費活力。假期三天,重點監測的百貨、超市、專業專賣店、餐飲和電商等業態企業實現銷售額26.7億元,同比增長3.9%。
天津美食消費持續活躍,天津市商務局監測的179家餐飲企業累計實現營業銷售額1644.4萬元,同比增長13.6%;假期南京全市重點監測的100家商貿企業合計實現銷售額13.08億元,同比增長3.08%。
春光正好,假期期間,商文旅體的深度融合為消費者帶來了豐富多彩的體驗。
上海桃花節推出主題演藝快閃活動進商場、愛文億桃花節旅游限定卡、浦東旅游卡、旅游住宿+美食促銷等活動;第十八屆奉賢菜花節深入挖掘田園體驗、生態觀光、民俗文化等特色魅力,進一步推進農文旅體商展深度融合。
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以“水滸綺夢 宋韻花朝”為主題的花朝節活動精彩紛呈。清晨,身著宋制漢服的“花神”們乘著搖櫓船緩緩而來,為游客簪花、貼花鈿;午后,非遺手工藝市集熱鬧非凡,竹編、絲綢等傳統技藝展示吸引眾多游客駐足。
鄭州園博園舉辦巨型稻草國際藝術節,游客通過手機掃描讓稻草人“講述”農耕故事,吸引眾多親子家庭體驗;許昌春秋樓景區推出大型光影秀《春秋憶夢》,融合現代元素,重現三國歷史場景;在龍門石窟、少林寺等景區,游客借助AR導覽與虛擬歷史人物互動,體驗沉浸式游覽……
清明假期,多地圍繞汽車、家電、家居、電動自行車等領域舉辦多頻次消費品以舊換新主題活動,有效釋放消費潛力。
假期期間,商務部重點監測零售企業家電、通信器材、汽車銷售額分別增長21.6%、15.1%和8.6%。在天津,以舊換新補貼政策疊加折扣活動,讓商場手機數碼區迎來客流高峰。全市家用電器、家居建材類商品日均消費皆同比增長70%以上。
一年之計在于春,今年開年消費熱力涌動。國家信息中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,今年一季度,在各項促消費政策帶動下,我國消費市場持續升溫,消費潛力加速釋放。
“一季度,我們已成功舉辦了全國消費促進月、精品首發季、老字號嘉年華、網上年貨節等活動。4月份,將啟動‘十城聯動共享美食佳飲’活動。此外,還將發展‘人工智能+消費’,引導推廣人工智能產品;促進‘IP+消費’,鼓勵動漫、游戲、電競及周邊衍生品等消費;會同相關部門有序發展消費級無人機等低空消費。”在日前召開的商務部專題新聞發布會上,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司長李剛如是表示。
全部評論 (0)